《人民日报》刊文报道合锻智能技术工人马祥龙 9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专题报道——《听,技术工人的心声》,对6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技术工人进行了专访报道,其中有一位是来自机床工具行业,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能工人马祥龙,他们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正如文章导读所述: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从一颗螺丝钉的打磨,到精确到毫米级的工艺,小环节里有大学问,也能做出大成果。中国商飞的钳工组组长胡双钱,创造了打磨零件100%合格的惊人纪录;中国中车的高级技师宁允展,在0.05毫米的研磨空间里实现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苦苦琢磨,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技术工人的不懈追求。 文章对马祥龙的报道内容如下,转发供业界参考。 传承好工匠精神 一毕业,我就进入了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装备制造业技术工人。14年过去了,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中国制造越来越强了。 2019年,我有幸参与公司“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型生产线”的生产制造工作,这是安徽省自主研发的首套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在此之前,国内所用的同类型设备都依靠进口。2021年,这套设备正式投产,我们整个团队难掩内心激动,过程中的苦与累,瞬间烟消云散,觉得一切都值了。 还记得在最后的调试阶段,我们发现设备的速度与要求有些偏差。眼瞅着就到交付时间了,团队几十号人两班倒,夜以继日地干,全力攻坚,最后把问题全部解决。作为领班,我特别感动。团队里没有一个人喊累,大家都铆足了劲往前冲。我想,这正是中国制造越来越强的底气所在。 技术工人很讲究传承。幸运的是,刚到公司的时候,就有师傅带着我。师傅的言传身教在当时的我看来十分平常,但当我离开师傅独立带领团队的时候,常常回想起师傅嘱咐过的话,并按师傅嘱咐过的去做。 以这次参与公司重要项目为例,攻克难题去创新,难免会遇到许多波折。从一开始,我就按师傅教导的去做:精益求精,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走稳每一步。正是因为打好了项目基础,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伴随着工龄增长,我也成为一名带徒弟的师傅。我常对他们说,要耐下性子工作,不要图快,更不要怕麻烦,事缓则圆。我把师傅教我的道理逐字逐句地讲给他们听,把过往经验和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除了传承好工匠精神,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接下来,我会不断加强学习,争取为制造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人民日报记者 李俊杰采访整理) (来源:合锻智能公众号 责编:张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