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CMTBA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网站 www.cmtba.org.cn

企业信息
一番兴替前辈少 创业艰难百战多
发布时间:2015-10-22 10:37:30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传媒部

【人物】

一番兴替前辈少 创业艰难百战多

——记济南第一机床厂朱锡泉老厂长

    【编者按】日前收到一份郑重的缅怀文字,是关于济南一机床老厂长朱锡泉的。朱老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任济一厂长期间,锐意进取大胆决策,与日本企业批量合作生产高速精密马扎克车床,一时间振动上下同行,济一也成为行业改革创新的企业明星。80年代中期,朱老退休离开济一,企业几经风雨,由盛而衰,最终未能再度辉煌。

    做企业关键是人,尤其是一把手。朱锡泉少年做工,青年干军工,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企业负责人,经历了几十年计划经济打磨,到改革开放年代完成了他们事业的绽放。从朱老的个人经历,可以总结出几个企业家应具备的特质。

    一是能谋善战的军人气质。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于企业竞争中往往能抢占先机出奇制胜,这是命运赋予他们格外的礼物,战略谋划和战术运用,其意志之坚决,决策之果断,非常人所及。

    二是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品质。朱锡泉战争年代眼睛受伤,中年时视力愈坏,如保养不当,眼睛会瞎,但他置健康安危于不顾,技术攻关时日日夜夜守在车间,完全是在拼命。现在的人做事不用说拼命,就是走心,都会获赞,与前辈差若云泥。

三是四海一家的无产者本质。朱锡泉退休后没有离开行业,他帮助过各地民营企业,为了他热爱的事业,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发挥余热,确是一种可贵的胸怀。

 

作者:刘

 

          朱锡泉同志192311月生于上海,于今年915日因病逝世,享年93岁。他1937年在上海做工,19452月参加革命,后在新四军一师军工部、鲁中军工部等地工作,1953年调入济南第一机床厂,文革后任党委书记和厂长。1983年退居二线任厂里技术顾问,1985年离休。

          19798月,朱厂长做了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几番考察,分析和谈判,与日本山崎铁工所(MAZAK)正式签订5年的《普通车床产销协议书》。山崎提供MAZAK460/530MATE360图纸和两样机,两系列计23个规格产品。日方提出验收要求,由济一制造、山崎回购在国际销售,济一在国内含港澳台销售。《日本经济报》1979917日报道:山崎铁工所与中国国营济南第一机床厂进行普通车床合作生产在日本企业界是第一家。图纸到后,全厂经过4个月的奋斗精心制造了首批6台分别按美国、欧洲、日本方面技术要求的MAZAK高速精密车床样机,因当时我方没有周边导轨磨床,床身由日方提供。按期邀请日方验收,我方提交了日方产品图纸存在的大量问题,日方对按期、按质、按量完成试制任务“表示钦佩”,先后又签订两批执行合同849台。

          1980年第一和第二批经日方检验合格55台车床发往日本两月后,日方先后提出233个问题要求全部退货。朱厂长冷静面对强大压力,派人到日本了解到因经济下滑,使日方产品滞销提出退货。于是,一方面坚持按协议要求验收机床;另一方面对日方提出的合理质量要求进行改进。

         同时,朱厂长做出决定,内部挖潜,集中人力、财力解决关键的瓶颈问题。企业全面执行ISO\JIS\DIN标准,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比JIS6202标准压缩40%。针对MAZAK产品编制各类工艺文件,形成3000余页工艺规程和各工序的工艺守则。制造投入各类工装1587种。并决定自行贷款800余万元,购买、自制各类新设备140余台。针对日方提出的问题,成立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骨干参加的技术攻关课题组20余个。围绕床身质量问题,设计制造了2台专用组合周边导轨磨床和超音频淬火机,研发了合理的工艺,采用密烘铸铁,淬火后破检淬硬深度达到2.5mm,磨削后的表面用油石打磨做到完全没有波纹。设计制造了专门加工MAZAK车床溜板箱、进给箱的组合机、磨削拖板燕尾的专用磨床及大量其他专用设备。使济一制造的MAZAK车床在许多方面实现了超越,并将技术成果推广到其他产品,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

         朱厂长主持工作期间,厂级领导的奖金比职工低,有的不要奖金。他说,“干部不当就不当,当就要当好”,“干部要50%的时间下车间摸情况,50%时间在上头学习文件,动脑筋分析经营、生产、技术问题”。

          山崎铁工所是我们的老师,逼迫我们推动了济一的工艺制造并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其后,日方对我机床精度和刮研质量绝对信任从不检查,主要检验其他问题,再后就只检查机床外观质量,每年出口山崎几百台机床,为国家赚取大量当时极为紧缺的外汇。有国内用户花2万多美元进口MAZAK车床,发现铸件有济南第一机床厂的标志,其后许多企业直接在国内购买MAZAK车床了。

          当时,一机部在济一几次召开现场会议,全面推动行业的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难能可贵的是,朱厂长将生产MAZAK车床中解决的系列化技术问题的全部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工艺制造方法编辑成专辑,印制了上千册发给与会人员。以后,不断有人索要该专辑,这是机床制造的真经。

         朱厂长离休后没有放下对技术的偏爱,1988年厂里设计新的C6132车床,基本上是对MAZAK车床的技术提升。离休后,他一直奔走在大江南北几十家机床企业,为企业献计献策、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却分文不收。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机床行业最新动态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